初探冬霜之美

发表时间:2020-12-22

冬天到了,通常会在晴朗、无风、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夜间,多余的水汽会在物体表面凝华成冰晶,也就是霜附在户外的植物、物品上。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下了一场“小雪”,这一有趣的现象被今天正在晨间活动的永盛镇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发现了,他们兴奋地向同伴说道:“快看下‘雪’了,那里有‘雪’!那里还有‘冰’!”。介于幼儿的好奇,老师随机开展了科学探索活动《有趣的霜》,幼儿充分利用看、摸、尝感知霜的物理特征。

“老师,这个是什么呀?是雪吗?冰冰凉凉的?”

“老师,这个是冰吗?”小朋友在地上找到了一截泡沫纸,看起来真像一把“冰剑”,老师都差点看错。

“老师老师,它是从哪里来的呀?”

“幼儿园外面的菜地都变成了白白的一片,蔬菜宝宝会冷吗?”                            

......         

孩子们的小脑袋里藏着十万个为什么,还发现了很多关于霜的秘密.

 活动中老师还告诉孩子一些冬季自我保健的方法,让幼儿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科学的抵御寒冬,使他们关注自然环境、探索自然现象。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一边玩着霜一边互相传递着科学的神奇,随着霜在他们的手中渐渐融化,幼儿在体验中完成了整个探索过程。

一次随机教育不但满足了幼儿的兴趣,也让幼儿掌握了科学知识。其实,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师最不应该忽略的就是随机教育,要把握适当的时机,善于发现,善于捕捉,抓住随机教育这一契机,让孩子在无意中学习,自然而然的去探索,久而久之,孩子们就能主动的学习,这样对孩子们的想象力、观察力、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科学小知识                                                                                                                                                                                                                                                                                                                                                                                                                                                                       

霜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太阳下山以后,地面上的温度不断下降,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就会凝结在地面或贴近地面的一切物体上,如果温度在0℃以下,水汽就直接凝华成为冰晶,形成的就是霜了。霜消失的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升华为水汽,一种是融化成水;最常见的就是太阳出来温度升高融化消失,霜融化成的水对农作物有一定的好处。活动中老师还告诉孩子一些冬季自我保健的方法,让幼儿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科学的抵御寒冬,使他们关注自然环境、探索自然现象。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一边玩着霜一边互相传递着科学的神奇,随着霜在他们的手中渐渐融化,幼儿在体验中完成了整个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