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删、变、融,活用教材

发表时间:2013-07-12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已成为当今新课改下教材观的写照。教材只能作为教师达成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媒介,起着一定的“例子”的作用,既然是“例子”,当然例子可以很多,非一本教材所能涵盖、替代!但没有教材,特别是统一的教材作为载体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同样也会走向无序,走入茫然。因此作为教师,还得很好的参照专家编制的教材进行教学,但新课程同时也要求教师能走出教材的框框,自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即活用教材,也就是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学情,因人、因时、因地进行实际的调整、增删、融合、变动、加工,从而使教材拓展出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含蕴。那么如何才能不拘泥于教材,活用教材呢?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尝试。
一、增
有此文本内容,是作者写作时有意留有的空白,教师则可以利用这一空白,展开教学,通过想象,进行补白,让学生进行口头,思维的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
例如〈狼和小羊〉一课,教师可以进行如下“增”的处理:
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儿?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
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样子会是什么样呢?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那狼想了哪个主意吃掉小羊呢?
(请你快速的读读课文,找一找,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同桌讨论一下,也可以向老师求助。)
……
是啊,这么凶恶的狼向羊扑去,结果会怎样呢?你还想不想知道?那老师想请你来编编接下去的故事,看看谁是我们班的故事大王!
这是浙教版第四册上的一篇课文,当我钻研教材时发现:这篇课文的第一次狼与小羊间的对话与后面的二次对话不同,第一次对话没有提示语!于是我就根据这个“空白”,在教学中给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想象既然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开掘文本未显露却可以通过合理想象求证的事实,这样与文本为根据的语言、思维的训练变得实在和有效。另外又发现行文至结束处作者却留下了一个悬念----这么凶恶的狼向羊扑去,结果会怎样呢?文本没有直接告诉读者,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于是我便请同学们进行合理的联想,编故事,做事大王!这样设置一下情境,学生不但非常兴奋,同时也可以正确引导其三维目标的建立!
而有些课文则是某一小说或者著作中的一个篇章或一个部分,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原作者的写作全意,观照整个文本所体现的人文精神,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情进行增加教学内容。
如〈景阳冈〉一课。当学生学完课文,每个同学几乎都被武松那力克猛虎英雄气概所深深折服,都十分渴望深入全面地了解武松这个武林高手,于是老师就给学生讲“武松醉打西门庆”……甚至给学生介绍一百零八将,学生对于这样的“增”,十分欢迎。个个津津有味地读着,讲着,传颂着有关一百零八将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教材是例子的思想得到了很的实践。
还有,同样的教学内容,老师在不改变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生活化、情境化、活动化的处理,这也是教师进行“增”处理的重要手段。
如《时间是什么》的教学:
理解:“时间留下的印痕无处不在,永远永远抹不去。”
(大屏幕出现一张黝黑黝黑、满脸皱纹、有花白胡须的老农民形象)
师:时间在老人脸上留下什么印痕?
生1:时间在老人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
生2:时间在老人脸上留下了白白的胡子。
……
师:从生活中找找时间老人在我们生活中还留下了什么印痕?
生(略)
课件呈现大树的年轮、古老的城墙、斑驳的凯旋门等,教师一一深情描述。
师:时间留给你的又是一道怎样的印痕呢?
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短短的几十个字的诗,作者很好的开掘了文本,尤其是对“印痕”一词的理解,教者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生活化,情境化的处理,给学生留下了深深的“时间印痕”和“生活印痕”,这样的“增”处理,无疑是高效的,最有效的。
二、删
在给课文进行“增”处理的同时,教师同样也可以对教材进行“减”的处理,即所谓的“删”,删可以是多余的教学内容,繁杂的教学环节,冗长的教学情景等,都可以作适当的删除,大胆取舍,弃繁就简,从而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如《小英雄雨来》一课,文章内容十分多,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进行教学,但学生初读后,觉得小英雄雨来与日本鬼子斗智斗勇的这部分最为感兴趣,因此,教师即以此为教学的切入点展开重点教学,对于其它如对还乡河美丽的景色等等,教师便给学生留下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其自学自悟。这样对教材进行“删”的处理,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长课文短教”的目的。
对有些词、句,就不必展开讨论,应大胆取舍,对故事情节属于同一类型的可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对课文内容十分冗长的要简化教材,删繁就简,对课文比较浅显的要大胆放手,鼓励自悟……这样既可以大大缩短课文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也可以给学生留有更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体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新课程理念。
三、变
文本一旦由专家编成教材,其编排目录、篇章结构、文章内容都较为固定,但教学过程并不能因此简单地理解为对教材内容的按图索骥地展现,否则教学只能随之变得程式化,刻板化。因此针对固定的文本,教师必须具备开掘、变化教学次序、改变教学内容、巧妙地利用插图等能力。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一位老师是这样教的:
学习第三件事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请大家打开课本,谁把第三件事的开头两句话读一下?
这两句话,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天气的寒冷?你看,多冷啊!就在这样凄凉的晚上,我看到了什么?
2、面对这位车夫,鲁迅先生是怎么做的?请找出有关动词加以分析
3、当作者看到这幅惨景时,她是怎样想的呢?当时,鲁迅先生在回答作者提出的问题时,是什么表情呢?还有什么动作呢?你从课文中哪个词能体会到这一点?
4、根据鲁迅先生的表情、动作和叹声,你能想象出他当时有哪些想法呢?
这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呀?
再看另一个老师的教学设计:
学习第三件事
请看课文插图,谁能说说哪一位是鲁迅?
相机进行鲁迅动作、神态等关键字的揣摩,让学生走进鲁迅的精神深处。
鲁迅的这种精神品质,你还能从图上的哪些地方体会到?
让学生进一步关注文本,特别是环境描写对人物的烘托作用。
从上述二份教学设计不难看出A教学设计完全被作者的写作顺序给牢牢“套住”,不敢越教材半步,学生完全失去了自主性;而B教学设计,教者完全跳出了文本原有的框框,以插图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挑战自我,去发现鲁迅,这样的探究与赏析结合的教学设计符合了学生的学情,点燃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合理严密并有机地组织了教学,让“死”的教材焕发了人文的光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值得学习与提倡。
四、融
融,即融合、整合。就是将不同学科、课内课外等一切教学资源进行有机地融合、整合,从而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
例如《一次有趣的实验》作文课。
先由自然老师,领着学生去实验室进行二十分钟的实验,充分感受实验所展示出的神奇魅力,让学生尽情地欣赏并置身于实验的变化之中
然后再由语文老师进行当场的《一次有趣的实验》的作文指导,将原来不相干的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其实实验的过程也是需要学生不但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其中也不乏对科学现象地准确描述,因此对这二个不同的学科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很好了实现了科学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和谐整合,为学生以后扎扎实实地搞科学研究,撰写科学报告,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打下扎实的基础,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养。